4月19日,上海车展开幕日当天,现场有女车主因刹车失灵问题在特斯拉展台维权,引发了舆论极大关注。此前,小米宣布造车,华为联合极狐发布阿尔法S(配置|询价),给本就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又添一把火。2021年4月,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了《向新而生:新能源汽车行业观察2020》报告。脉脉平台人才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持续攀升,新能源行业人才呈现高度年轻化,薪资呈现高成长性;头部新能源车企显示出了强大的人才吸引力。相关人才在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的跨界流动,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同时,在消费者认知方面,职场人对购买新能源汽车仍存在较大顾虑,续航焦虑、电池安全和保值性是职场人的最大顾虑。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决策方面,半数职场人更看重专业测评机构的试验。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量持续攀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招聘就业市场相对紧张,人才供需矛盾明显。但随着疫情的逐渐趋缓,以及汽车市场回暖,2020年汽车行业整体岗位供给数在不断提升,行业就业竞争度逐渐趋缓。
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提升,年底岗位供给数较年初提升了近十倍。
30岁+汽车人转行首选新能源行业
中年职场危机的话题讨论,在汽车行业同样存在。基于脉脉2020年的人才流动数据显示,30岁以上的汽车行业从业者,在面临跳槽或换工作问题时,更多人选择了转向更具想象空间的新经济行业,首选去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其次是电子商务和新生活服务行业。
脉脉人才数据显示,2020年除了北上深等人才聚集的一线城市外,有着良好汽车工业基础的重庆、西安、长春、惠州等地也聚集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人才。
人才呈现年轻化和高成长性
作为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新经济行业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呈现出高度年轻化趋势,3年以内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占比达一半,5年以内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占比65.7%。
同时,从业者的平均薪资也拥有较为明显的行业竞争力,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呈现出较大幅度增长。
人才在行业间的流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变化。
脉脉2020年人才流动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头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展示出了更强劲的人才吸引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上游企业也吸引了大量人才。
新能源汽车人才热衷与互联网跨界
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功能的不断补充,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多。同时,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也跃跃欲试,这也进一步刺激了人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跨界流动。
脉脉人才流动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腾讯、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是新能源车企的重要人才流入来源,同时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的人才离职后,有不少流入了字节跳动、华为、京东、美团等互联网企业。
跨行业的“人才交流”,正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大半消费者仍顾虑重重女性更愿尝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创历史新高,但是占整体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仍然较低。
脉脉此次调研的职场用户中,新能源车的占有量仅为7.4%,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但同时,当被问及未来是否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超半数受访者表示出了较大顾虑,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任务仍十分艰巨。
不同性别的职场人在对待新能源车这一发展中产品的态度也略有不同,女性职场人对新能源车表示出了更强的“尝鲜”意愿。
职场人最大顾虑为续航、充电和保值性
从电动车到戏称“电动爹”,续航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顾虑之一。
调研发现,除了续航焦虑外,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电池安全性,以及新能源车的保值率低等,同样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重要原因。
相对应的,在愿意选择新能源车的用户心中,用车成本低、环保,以及牌照获取更方便是他们决策的重要支撑因素。
调研显示,在消费者的个人视角中,男性职场人对专业机构的测评试验表示出了更强的倾向性,而女性职场人则更愿意听取家人或朋友的推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