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汽车 >

2021的新能源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充电不再是难题,产品挑花眼,价格看齐燃油车…

2021年的第一天,首先邦老师代表电动邦为每一位电动邦的粉丝送上最诚挚的新年祝福,祝您每天都电力十足,电倒你的心上人。

告别魔幻的2020,迎来2021,电动邦在2021年的第一篇推文中要来展望一下未来的一年时间,我们的新能源生活有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充电不再是难题

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将是2021年新能源生活的第一大变化

充电桩在新基建的加持下将会获得长足的进展,这是我们对2021年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判断。

熟悉咱们国家基建狂魔人设的同学应该不难想象,当国家意志决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在中国就不存在任何障碍。

特别是这次将充电桩放入新基建的范畴之下,和上一次大规模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大不相同,这次的充电桩新基建将纳入5G,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技术的加持。

5G、物联网、大数据加持的智能充电桩将带来完全不同的充电体验

新一代充电桩将在无感充电等技术上更为人性化,在点位选择上更加合理,当然还有更高的电压、更高的功率,毕竟公共充电桩主要还是满足新能源用户短时间快速补能的需要。

这些技术的应用,再附加各个充电桩运营商底层数据的互联互通,充电的体验在2021年内获得显著提升是必然结果,特别是在大城市,充电焦虑将极大程度得到缓解。

产品将要挑花眼

这是2021年对所有新能源用户来说最幸福的烦恼了。

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市场的强势反弹给了所有汽车制造商更强的信心和信号,单月销量数万台的爆品诞生,意味着新能源市场已经从之前传统主机厂不甚重视的边缘市场,变成了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这个市场可不是随随便便拿个产品出来就能大杀四方的,新能源市场的竞争虽然不像燃油车市场那么充分,但其实激烈程度远比燃油车更惨烈,毕竟总量只有百万台。

但拼杀其中的玩家却一点不比燃油车市场少,特别是随着大众、宝马、奥迪这些国外主机厂,以及吉利、广汽、上汽这些国内玩家开始全力投入新能源市场,这个市场的惨烈程度将大大超过燃油车市场。

2021年,吸引力巨大的新能源产品纷至沓来

激烈的竞争会催生更加优秀的产品,这是规律使然,今年的新能源市场上,目前已知的优秀产品就已经不少了。

比如ID4双雄,Model Y,Mustang Mach-E,BBA的多个车型,这些世界级的优秀产品都将登陆中国市场,接受中国消费者的检验。

当然还有NIO的ET7,领克的ZERO,埃安Y这些国产王牌将固守阵地,迎接外来者的挑战。关于这些2021年的重点产品,我们明天的推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年销量200万

这是邦老师对2021新能源市场的一个大胆预测,因为新能源产品在性价比、产品力方面已经具备和传统燃油车产品正面对抗的能力,特别是在中高端和豪华市场。

新能源因为设计上的自由度更高以及智能配置更加丰富,赢得了更多的市场关注度,比如领克的ZERO这种话题度极高的车型,已经开始吸引大批曾经对电动车完全不感兴趣的人群。

高合HiphiX的NT展翼门将新能源产品在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开发到了极致

同时,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速度超出了原本的预期,从2019年的150+美元每千瓦时,到今年已经下降到130+美元每千瓦时。

突破100美元每千瓦时的重要门槛可能就在未来两年内,这比原本的预期提前了至少两年时间。

在动力电池成本下降到100美元每千瓦时以下之后,电动车将在成本上低于同级燃油车。

即便没有补贴加成,电动车产品也可以在销售价格、使用成本方面完成对燃油车的超越,即便二手残值偏低,但整体购置使用成本也将显著低于燃油车。

而这一转折过程的起点就将发生在2021年,这一年内,10-20万价格区间内将开始电动车与燃油车产品的正面对决,诞生月销过万的爆品新能源车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价格门槛从此与新能源产品再无瓜葛。

入门产品的丰富势必也将成为2021年的主旋律,五菱宏光MINI EV(配置|询价)的不讲理式销量大大刺激了所有主机厂。

2020年尾,长安的E-Star(配置|询价)已经选择跟进,3万元以下的入门级电动车产品将极大刺激非限行、限购城市的需求,将低质量的低速电动车彻底挤出市场,淘汰落后产能。

邦点评

高端市场明星产品频出,中端市场开始与燃油车正面拼刺刀,入门领域电动车全面清洗市场。

这样的节奏已经在2020年的年底奏响了第一个音符,2021年,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大概率会给所有人带来巨大的惊喜。

虽然在2020年,中国将全球新能源第一大市场的宝座短暂地交给了欧洲,但2021年,这个冠军毫无疑问还是我们的。

不论在产品的成熟度、市场的认知度,还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中国的新能源市场都领先全球至少3-5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2021的新能源市场表现不抱乐观态度。

我们坚信,2021年,中国的每一个汽车消费者都有条件拥有更美好的新能源生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