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汇:刚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指明了汽车产业未来15年的发展方向,到2035年要实现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的目标;燃料电池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的目标;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围绕产业总体与节能汽车、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电驱动总成、充电基础设施、轻量化、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等九大分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制定"1+9"技术路线图。
产品应用目标
至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到50%以上。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高速快速公路、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满足高度自动驾驶(HA级)智能网联汽车运行要求。
汽车产业要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产业融合发展
汽车与能源∶至2035年,新增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均具备V26功能;电动汽车年用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电量达干亿干瓦时;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气需求200400吨/年。
汽车与交通∶至2035年,在全路况条件下实现低成本且高可靠、可规模化快速部署的商用无人驾驶功能。
汽车与信息通信∶至2035年,V2X技术支持HA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商用;高精度地图数据精度接近厘米级,时空大数据各维度满足(全自动驾驶)FA级自动驾驶需求;实现北斗与多元辅助定位及其他定位定姿技术深度融合。
节能汽车
综合考虑节能技术进步和测试工况切换的影响,提出至2025、2030、2035年新车平均油耗分别达到
乘用车(含新能源)∶4.6L/100km、3.2L/100km、2.0L/100km
传统能源乘用车(不含新能源汽车)∶5.6/100km、4.8L/100km、4.0L/100km
混合动力乘用车∶5.3L1/100km、4.5L/100km、4.0L/100km
至2035年,载货汽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15%~20%;客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20%~25%。
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035年,形成自主、完整的产业链,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和国际同步,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纯电动与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占比约为8比2,而路线图提出了纯电动要占新能源汽车95%以上的目标,并且在2025年纯电动销量就要占比90%以上。此举意味着路线图虽然鼓励传统能源车辆全面转向混动,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却要逐渐抛弃插电混动。
燃料电池汽车
将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作为整个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的突破口,以客车和城市物流车为切入领域,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丰富的区域推广中大型客车、物流车,逐步推广至载重量大、长距离的中重卡、牵引车、港口拖车及乘用车等。
智能网联汽车
2025年,HA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2030年,实现HA级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2035年,HA、FA级智能网联车辆具备与其他交通参与者间的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能力,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涵盖了能量型、能量功率兼固型和功率型三大技术方向,以乘用车和商用车作为两大应用领域,面向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类应用场景,实现动力电池单体、系统集成、新体系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制造技术及关键装备测试评价、梯次利用以及回收利用等产业链全链条覆盖。
在动力电池详细参数设置上,路线图分电池方向、分车型、分阶段做了详细划分。以能量型电池为例,针对普及型车型,能量型电池2025年比能量要求高于200Wh/kg,电池寿命高于3000次或12年,电池成本要低于0.35元/Wh;2030年电池循环寿命不变,但比能量要求提升至250Wh/kg以上,且电池成本低于0.32元/Wh;到2035年其比能量要求提高为300Wh/kg以上,电池成本降低至0.3元/Wh,动力电池寿命不变。
针对高端车型,能量型电池2025年循环次数高于1200次或12年,成本要求低于0.5元/Kh,但比能量密度门槛提升至350Wh/kg以上,到2035年比能量密度门槛要求达到500Wh/kg,成本低于0.4元/Wh。
电驱动系统
至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乘用车电机比功率7.0kW/kg,电机系统超过80%的高效率区95%;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达到70kW/L ;纯电驱动系统比功率3.0kW/kg,综合使用效率90%。
充电基础设施
至2035年,建成慢充桩端口达1.5亿端以上(含自有桩及公共桩),公共快充端口(含专用车领域)146万端,支撑1.5亿辆以上车辆充电运行,同时实现城市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换电模式的大规模应用。
汽车轻量化技术
我国自主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体系的构建,近期以完善高强度钢应用体系为重点,中期以形成轻质合金应用体系为方向,远期形成多材料混合应用体系为目标
摒弃以整车整备质量和轻质材料用量为衡量标准的传统做法,引入"整车轻量化系数"、"载质量利用系数"、"挂牵比"等作为衡量整车轻量化水平的依据;到2035年,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35%。
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
以汽车制造"通用化、自适应化、透明化、智能化"为目标,至2035年,关键工序智能化率90%以上,设备OEE(设备综合效率)比2020年提高10%以上,劳动生产率比2020年提高50%以上。
文章摘自电车汇20201029 发自北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