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汽车 >

当新能源汽车的冬芽冒出时,还有水浇灌吗?

撰文/ 钱亚光

编辑/ 牛跟尚

设计/ 杜   凯

逐渐复苏的中国汽车市场正成为拉动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引擎。

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1.9万辆和21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3%和11.6%。产销已连续5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四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受新能源下乡活动及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本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刷新了8月历史记录,终于在13个月连降后实现同比增长。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2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6.2%和26.4%,降幅较1-7月分别收窄5.5%和6.4%。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领域备受全球资金热捧。

5月,大众汽车集团斥资21亿欧元入股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公司;6月,丰田联合亿华通、中国一汽、东风、北汽、广汽,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氢燃料电池车;8月,梅赛德斯-奔驰与宁德时代宣布深化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合作,日本软银集团旗下子公司——软银能源与奥动新能源达成战略投资合作,主攻在换电模式和电池回收。

国内企业在新能源领域也进一步增加投资,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利天万世、格林美等十多家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都进行了投资扩产;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理想和小鹏先后实现在美国股票市场的成功上市,并行情大涨;而在威马汽车和哪吒汽车看好的中国科创板,仍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部分上游供应商企业在排队。

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正在深刻颠覆行业的发展格局。

新技术与商业创新在不断涌出,数字化转型、能源互联网、电池与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优化、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都诞生出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并推动从设备制造、大数据算法到智能运营、智慧城市、智慧工厂等的全产业链优化与升级完善。这些伟大的变革正不断拓宽能源领域的发展边界,推动低成本高效率社会运行体系的建立。

8月13日,凯辉智慧能源基金合伙人张利出席在武汉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并从投资角度分享了她对汽车和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汽车及新能源行业正处于巨大变局之中,上下游企业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如何在变革中抓住机会?有哪些新商机将会产生?资本可以如何参与其中?

张利认为,汽车和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有三大趋势。首先是产品和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第二是汽车和能源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第三是零部件厂商和主机厂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这种趋势下,跨界发展和渗透正成为潮流,行业与资本的结合将优势互补,助力全产业的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今年以来,换电模式受到政策与资本双加持而备受关注。在上海交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殷承良主持下,张利与国网电动副总经理阙诗丰、奥动新能源高级副总裁杨烨、万帮新能源/星星充电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王磊、蔚来汽车能源副总裁沈斐一同探讨新基建时代下,充换电模式的可能性。

殷承良提出犀利问题: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充电与换电模式哪个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张利认为,资本应顺势而为,充换电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商业模式,用户的选择将决定两种模式的发展,之后才是资本的效率。

张利在私募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领域拥有15年的经验,在加入凯辉前,她曾在软银中国资本负责新能源汽车、出行和高科技板块的投资,从汽车到能源的转变令她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独到的体验与理解。

以下是张利演讲的摘录。

汽车行业的三个发展趋势

一直以来,汽车企业的核心指标是汽车销量,但是在服务经济的浪潮下,汽车制造企业开始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以人为本的服务化升级大趋势正在汽车产业上演。

当我们的OEM真正转变成一家服务公司的时候,我们的绩效将不再停留在产品(汽车)层面,而更多的开始思考消费者真正要的是什么?基于这些思考,我们有什么样的机会以及能够提供哪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和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交通工具载着乘客从A点到B点的过程是汽车产品与消费者接触最密切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有经济价值的,如何在出行之外更好的服务消费者,这里面会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的价值会比卖车带来更大的收入和价值。

加入凯辉负责能源基金前,我曾负责汽车行业,从汽车到能源,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汽车和能源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未来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当汽车和能源的边界被打破,整个行业的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未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从发电端开始,是否是清洁能源如光伏、风电、水电还是煤电,如何在特高压传输之外发展智慧电网,微电网以相应日益增加的电动车充电需求。在用电侧,如何实现充电、储能、电动车以及电网调峰调频之间的智能协同。

比如,我们的储能,跟我们的电动车之间是怎样的协作?充电站和储能站之间又是怎样的协作? 当边界一旦被打破,消费者对OEM的期待就不是只纯粹地提供一个出行的产品,而是需要跨到能源领域,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能源服务。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中,提供良好的充电或者换电的方案的OEM最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看到很多零部件厂商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多方位布局,如果零部件供应商可以做底盘、可以做系统,再加上自动驾驶——能把人从A点移动到B点,那为什么还需要OEM?在这种可能性下,OEM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核心能力从不同的边界范围中划分出来呢?

新基建下的“充换电模式之争”

资本分主动资本和被动资本。

被动资本是选择题。而主动资本则是当市场有需求时,我们来满足这个需求,同时取得合理的回报。我们以“充换电模式之争”来解释主动资本——从资本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充电和换电当成一个基础设施基金来看,当市场有需求的时候,去组织资金来帮助做基建的投资就是主动资本,凯辉一直以来都是主动的资本。

回到“充换电模式之争”,这并不是很快能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持续五年、十年。其实充电还是换电取决于用户,比如出租车对时间非常敏感,五到十分钟就能完成的换电模式就更适合他们的需求。

资本在这里面更多的是顺势而为,资本应该是像水一样渗透每一家企业为行业来服务。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从市场上赚到自己该赚的钱。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能够把最好的资源给到被投企业,同时能够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耐心陪伴行业成长。

汽车行业该如何借助资本力量

常常有人问我们怎么看这个行业?更重要的是行业如何看我们,行业里的人如何看待资本这件事决定了这个行业究竟会往哪个方向走。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资本帮助“颠覆者”颠覆行业。

企业做产品的时候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做好,如何防止低概率发生。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营销渠道以及最后的销售,整个思路是垂直的。但资本的角度不是这样的,资本的思路是横向的。我可能一年要看几百个项目,再从这里面选择一个细分领域,然后找到有可能对这个行业产生颠覆性变革的因素。这些因素很多都是在行业之外的。

行业跟资本的结合,是一个T字型,大家术业有专攻,我们进行优势互补,就有可能对这个行业产生一个的变化。

很多人只看到了资本可能会有逐利性、短期性,但从凯辉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我们做事情的初心。我们希望当一个行业的冬芽要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像水一样浇灌他们,帮助他们把这个事情做好。

当一个商业模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当你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构架已经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的时候,就应该由颠覆者来颠覆。

当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决定从效率低下的机构里出来,我们一定会希望在第一时间找到他,帮助他完成梦想。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把资源、激励机制、资金、共享、技术做一个非常好的结合,从而培育出中国真正好的公司、好的企业。

其次,资本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行业更好发展。

最近有条新闻是“特斯拉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特斯拉的体量可能只有丰田的4%,但市值已经超过了丰田,这里面肯定有泡沫。但这个泡沫可以帮到企业——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的发展,从资本市场拿20亿元去做研发,还是拿卖车赚的净利润20亿元去做研发,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做产品的同时也要关心资本,关心如何运作资本、如何用好资本,把资本真正用在对我们行业及技术发展有好处的地方。

第三,资本能够协调行业资源最优配置。

提到未来汽车行业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甚至真正被打破,在这个趋势中资本能够做什么?

举个例子,我们过去觉得政府只能提供服务和土地,但未来我们要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政府就会成为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政府是土地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他决定了这条路要建设成什么样子?这个停车场是否能够做自动驾驶?政府会成为一个决策者的角色。而OEM以及创业公司在算法、芯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怎么能让各方更高效的合作?我们就可以通过资本的方式,将他们融合在一起。

凯辉为什么能够与全球如此之多的公司达成合作?他们所看重的正是凯辉作为资本可以将各方资源整合,为大家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无论是LP、企业还是其它合作伙伴,凯辉能够把大家撮合在一起,协助大家互相合作,进行最优的资源配置。

最后,通过资本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作为资本的使命什么?作为产业的使命又是什么?中国真正的强大,要依赖有国际资源的资本去培育出自己的跨国公司。

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有那么多的跨国公司,它有那么强的竞争力,它可以把全球资源拿到美国。我们能不能也做到这一点?可能会很艰难,因为在别的国家没有人才,也没有相关的资源和资金帮助。因此行业可以借助资本的触角帮助中国的产业走出去,这是我们做事情的初心和希望。

凯辉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借此我也简单介绍一下凯辉:凯辉的历史是从中法两边开始的——2008年成立第一期的中法并购跨境基金,至今总管理规模已达到近290亿元人民币。我们横跨三大洲,在全世界各地有8个办公室,拥有100位投资人以及超过120项投资。

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凯辉一直在全球通过资本的方式,在行业里面挑选合适的标的,推动行业的发展。从凯辉的投资人结构上面来看,我们有主权基金、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家族办公室等,这些资源都是我们可以用来帮助到企业家的。

我们不仅是投资,更是在跨境的平台上,把大家的关系能够连接起来——这就是凯辉,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帮助海外企业走进中国,这就是凯辉的使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