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光大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图为投料行车正在对锅炉进行投料(资料图)。 记者卢志永 摄
做有机肥、发电、制板材、培育蘑菇……告别“一烧了之”,实现多样化利用,小小秸秆的去处越来越多,我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堵疏结合”,我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4%
作为农业生产大市,滁州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可收集资源量常年在400万吨以上。2019年,我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1246.89万亩,较上年增长9.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4%,较上年增长1.5%。
据了解,过去秸秆综合利用以粉碎还田为主,虽然能在短期内解决秸秆消纳问题,但由于不额外产出经济效益,农民对此积极性较低。为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经济化发展,我市不断推进秸秆收储设施建设,一批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落地投产,目前全市产业化利用规模企业达到128家,其中已投产生物质发电企业6家,秸秆原料化板材企业1家,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企业37家,有机肥生产企业6家,饲料化利用企业74家,基料化利用企业4家,秸秆产业化利用量达到192.39万吨,占秸秆利用总量48.7%,较上年增长46.6%;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量占秸秆利用总量32.6%,较上年增长25.3%。定远、凤阳、明光小麦主产区产业化利用初具规模。
打造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区
自2015年后,我市每年均安排约1100万元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其中800万元用于农机装备购置叠加补贴,300万元用于秸秆收储中心奖补工作。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我市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又促进一批秸秆利用项目落地建设。其中定远县众兴菌业二期工厂化生产蘑菇项目投产落地,年利用秸秆6万吨;定远金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5亿元,建设秸秆发电项目。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秸秆产业化利用规模企业逐年增加,对秸秆收储需求逐年增加,目前全市已建成秸秆收储中心56处,规划需求约80个,与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农业设施用地指标紧张,而建设一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需占地10亩以上,还要建设钢架大棚、地面硬化,投资额大,对此我市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奖补。
此外,该人士介绍,全市粮食主产县(市、区)仅有定远县秸秆产业化程度高、布局合理、收储体系建设健全、龙头企业较多。对此,我市将加大引资力度,培育壮大现有秸秆利用企业,同时继续引进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带动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秸秆利用项目,以定远县盐化工工业园为基础,建设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现代环保示范园,形成聚集效应的龙头企业,使示范园区具有辐射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