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一场特殊的视频会议正在进行——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3家能源咨询机构的专家,正在和甘肃通渭县新能源产业致富带头人热烈地谈论风电技术问题。
对于通渭人,风电早已不是陌生词汇。作为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县,通渭县正在利用优质的风能资源,规划建设风电项目开发,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甘肃省第3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通渭风电基地已建成投产42.6万千瓦,在建37.4万千瓦,另有40万千瓦正在国家能源局的协调下开展前期工作。
黄土塬上,变风为金。滚滚风尘不仅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进千家万户,还带动着当地近千名贫困百姓通过打工、后勤服务等方式脱贫致富。
不仅要建风电场
还要建成风电基地
黄土丘陵沟壑纵横、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自我发展能力弱……通渭县2011年被列入国家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目前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
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很难走上小康道路,该如何让通渭县彻底摆脱贫困束缚?定点扶贫要求的是,长时间目标一致、多策并举在一个“点”上建成不返贫的小康,国家能源局决定发挥行业优势,助通渭县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支撑点。
通渭有什么?通渭有风。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米~2521米的通渭县,西北部高海拔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在华家岭、牛营大山—黑燕山区域、陇山—新景梁沿线等区域,每年大风日数可达百天,风速变化小,80米高度风速在5.8米~6.8米/秒左右,非常适合新能源风电的发展,是开发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富集区域。
基于此,国家能源局鼓励通渭县利用县域华家岭全年可利用有效风速时间大于6000小时的优质风资源条件,搭上国家支持的新能源产业顺风车,规划建设风电项目开发。
不仅要建风电场,还要建成风电基地。在国家能源局扶贫挂职干部的协助下,通渭县抓住这一资源特点,多次策划汇报。2014年,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甘肃通渭风电基地规划》项目,以通渭县为核心区,辐射相邻周边安定区、陇西县和会宁县。
根据规划,通渭县打造甘肃省第3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8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约115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2.8亿千瓦时,年实现发电收入13亿元,税收收入1.75亿元。
一台台风机立起来,一架架风车转起来。规划批复以来,通渭县掀起了风电开发的高潮,多家企业与通渭建立合作关系,迅速建成并网30万千瓦风电项目。
持续带动
让风电产业成经济支撑点
正当全国各地积极开发风电建设时,风电电力消纳出现问题。为健康指引全国风电开发,国家颁布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方法,甘肃省成为红色预警地区,暂停了全省风电项目建设,对通渭风电项目建设也产生影响。
应对这一情况,国家能源局提出多种方式方法,力求风电脱贫方案能作为通渭特色经济支撑点,持续带动通渭县风电产业发展,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2017年12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通渭风电基地建设协调会,会议明确,对具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深度贫困县所在地级市区域的电力市场空间优先用于消纳本地新能源发电。根据这一原则,通渭县2018年可继续开展2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及并网相关工作,不受省级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限制。
2019年11月,国家能源局再次印发《关于加快推动通渭风电基地建设的函》,提出“甘肃新能源消纳情况好转,明年有望消除新能源发电红色预警”,要求“积极协调推进通渭风电基地后续项目前期工作”。2020年,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显示甘肃省红色预警全面解除,通渭县风电基地全面开工。
绿色发展,久久为功。通渭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始终牵动人心。定点扶贫通渭县以来,国家能源局领导及相关司局负责人先后39次来通渭县调研指导工作,多次派出干部、专家赴当地指导风电开发建设工作。
目前,通渭风电基地已建成投产42.6万千瓦,在建的37.4万千瓦中有7.4万千瓦计划于今年10月底前并网,30万千瓦计划年底前并网;另外还有4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国家能源局的协调下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开工,明年底建成投产。
风从塬上来。到那时,黄土高坡上的沟沟壑壑,将迎来更多金色的收获。(作者:王怡 支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