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乙醇汽油扩大使用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百色、崇左等四市乙醇汽油封闭销售,距离完成全区封闭使用乙醇汽油更近一步。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门曾在2017年出台的《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乙醇汽油全国基本覆盖。基于此,自2019年开始,山西、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相继发布乙醇汽油推广方案。
但据记者了解,上述各地乙醇汽油推广工作目前均有所滞后,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于去年底召开会议,将此前全国覆盖的推广计划调整为“鼓励但不强制”。在此背景下,乙醇汽油推广工作接下来该怎么干?
推广速度放缓,全国覆盖不到一半
由于乙醇汽油较为清洁,且可消化陈化粮库存,因此推广燃料乙醇是我国战略性举措,不但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调控粮食市场,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
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试点省份外,进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推广省份将增加至26个 。
此后,多个省份相继发布乙醇汽油推广方案,燃料乙醇项目也不断增加。来自中宇资讯的数据显示,仅2019年我国新增的燃料乙醇产能就达400多万吨,其中包括已通过环评、在建和闲置产能的改造。
但据记者了解,当前我国乙醇汽油推广并不顺利。截至目前,仅东三省、安徽、河南、天津等6个省市实现乙醇汽油封闭销售,2019年发布乙醇汽油推广方案的多个省市推广进度也均有所滞后。2019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会议,将全国覆盖的推广计划调整为“鼓励但不强制”。
“去年国家发改委对乙醇推广计划作了一些调整,目前暂未动工建设的燃料乙醇厂基本已经停下来了,暂时还未推广的省市则根据自身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推广速度暂时放缓。全国覆盖不到一半。”国家车用乙醇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特约顾问乔映宾对记者表示。
原料不足成主要限制因素
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表示,原料不足是乙醇汽油推广放缓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产量中,87%原料来源是玉米,11%是木薯、甘蔗,2%是纤维素。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工艺,包括陈化水稻、小麦等作物,由于可消化“问题粮”“陈化粮”,原料来源稳定、生产技术成熟,且可副产玉米油、酒糟蛋白饲料等,整体效益好,是生产燃料乙醇的最佳原料。
“根据原来的思路,新增的生物燃料乙醇产能主要是以消化陈化粮为主,但前期上了几个项目后,带动了玉米的工业消费需求增长,同时饲用消费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玉米库存下降的幅度超出预想。”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市场营销所高级工程师张哲表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消费品,需要保持一定库存水平,比例在年需求量20%左右较为合理。这种情况下,我国全面推广乙醇汽油尚不能将玉米作为燃料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长远来看,扩大生物燃料乙醇产能还是应基于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
乔映宾也对记者直言:“发改委把整个推广步伐放缓,是根据目前我国原料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之前玉米、稻谷库存比较多,但因为上了很多项目,从去年开始,库存不像想象的那么多了。如果全国都推广,每年需要1000多万吨的乙醇,全部都用粮食作原料的话,就需要3000多万吨粮食,而且是每年不停地消耗,所以国家实事求是地把进度放缓了一些。”
尽快实现非粮乙醇技术商业化
事实上,除了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外,当前还有以木薯、甘蔗、纤维素、甜高粱等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若要实现乙醇汽油的大范围推广,首先应加快非粮乙醇技术的研发升级,尽快实现非粮乙醇技术的商业化。
据介绍,当前木薯、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虽已具备较成熟工艺,但种植面积小,仅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有一些,并不适宜大规模推广。
纤维素制乙醇技术由于原料来源广泛,可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实现废物利用,是当前业内较为看好的燃料乙醇生产路线。但目前在技术上并不成熟,商业化过程成本极高,大规模生产在经济上缺乏可行性。
“目前纤维素制乙醇成本较高,如果能够提高技术,把成本真正降下来,那我国乙醇汽油发展基础就比较牢固了。”乔映宾表示。
此外,还有以甜高粱为原料制乙醇技术。据介绍,由于甜高粱秆里蔗糖成分较高,可直接固体发酵制乙醇,成本相较于玉米更低,并且高粱耐盐碱、耐干旱,种植高粱可以把边际土地利用上。
“我国有8000万亩的盐碱耕地,还有1.2亿亩的千亩以上成片连方的盐碱荒地,都可以用来种植甜高粱。”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研究所教授李十中告诉记者,“国家搞燃料乙醇的初衷,是解决农产品市场出路的问题,可以从农产品的调整升级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这就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国家战略把握。”
“燃料乙醇推广是系统工程,涉及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我国乙醇产业发展不尽人意,就是因为只盯着乙醇生产。要首先保证上游,让农民有积极性去种植,再保证下游市场,这得从整体去抓,单靠某个企业是不行的。”李十中说。(■本报记者 李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