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一家外资车载芯片企业有意向在中国建厂;而在中国本土,一家专注于生产汽车内外饰的民营企业,则早早地将其生产厂地设在了大洋彼岸的墨西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上述场景在汽车行业内时有发生。从研发、采购到生产、销售,汽车产业早已形成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融合。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有50%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中国市场有关,世界主要汽车零部件巨头公司均已在华投资建厂。然而,由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催生,行业“新四化”浪潮汹涌,现有的全球汽车产业链格局也在面临重构。所谓“新四化”,是指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10月2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西安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正式召开,来自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嘉宾代表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度讨论,共同为构建安全可控的汽车产业链建言献策。
中国汽车供应链规模庞大
记者了解到,“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的前身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7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透露,之所以将第18届大会进行升级,主要是由于整个产业对汽车供应链的认知发生了转变。
付炳锋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其中汽车零部件行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统计,2019年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万亿元。在汽车出口商品中,汽车零部件更是占有主导地位。
而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零部件产业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至少5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中国有关,世界上各主要汽车零部件巨头均在华投资建厂,并将部分研发及测试中心设在中国。
付炳锋认为,上述成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制造体系较为完备。同时中国在整车技术集成上的进步,也对零部件技术的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这进一步推动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公司将中国视为立足亚洲、辐射全球的制造基地。
“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改为汽车供应链大会,绝不只是用词上的调整,这背后反映出我们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知和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有了本质提升。”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吴卫认为,汽车产业链较长,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它所涉及的是体系化和国际化的问题。
“新四化”
带来机遇和挑战
“与往年的大会相比,今年的大会完成了更名,也引起了行业内的进一步关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新四化’驱动改变了行业现有格局,也加速了汽车供应链的变革。大家都很关注行业下一步的走势和机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会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行业面临巨变的过程中,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在面临着转型。
显而易见的是,目前这种转型正在加速原有汽车供应链体系发生裂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表示,为顺应“新四化”潮流,瞄准核心技术,全球汽车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度结构调整,各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纷纷大力投资“新四化”技术。同时大批新技术公司竞相涌现,与产业内部形成跨界融合。
在罗军民看来,“新四化”趋势既为汽车供应链体系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加速了汽车供应链的重构,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艰难的转型升级之痛。
据悉,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90%以上均为中小型企业,其中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有1.37万多家。记者了解到,随着汽车“新四化”趋势来袭,大部分传统零部件企业的业务正面临萎缩,效益快速下滑。同时,由于融资难等问题,导致部分企业无法跟上转型升级的步伐,面临淘汰。
有业内人士认为,转型效率低下是导致部分零部件企业面临淘汰的直接原因。但深究其核心原因,最根本的障碍还是产业链尚存技术短板。
对此,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在会上举出了一些具体案例。他表示,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汽车产业链造成冲击,也暴露了我国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目前我国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软件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上存在短板,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核心传感器等设计制造能力也相对较弱。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在研发、生产、测试等方面的高端装备仍存在瓶颈,导致部分零部件企业基础能力较弱。
马春生认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产业也进入了深度变革期,中国市场仍然存在巨大发展机遇,要想抓住机遇,势必要破解上述问题。
付炳锋也表示,面向未来,汽车供应链势必要紧紧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进行创新发展,攻克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以加速产业间跨界融合,抢抓发展机遇。
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
除了产业链自身尚存技术瓶颈待突破外,多位行业专家也谈到了新形势下汽车供应链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际贸易流通受到一定阻碍,这也给国内汽车供应链带来了一定风险,同时在“后疫情时代”,贸易单边主义也将继续影响国际汽车供应链格局,对国内汽车供应链产生影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目前国际形式面临深刻变化,世界经济低迷,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各国政治经济造成很大冲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即将起步阶段,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在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时,中国汽车的供应链安全问题有必要提上议事日程。
在他看来,加速发展零部件企业,推动其向价值链中高端水平迈进,是构建安全可控汽车供应链的关键所在。同时,构建供应链的安全,也是保障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那么,在当前的产业格局下,我国该如何构建安全可控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呢?吴卫表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今年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的“六保”重要措施之一,这一项措施对汽车产业尤为重要。在他看来,稳定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需要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循环为主体,不能局限于某个地区市场。
同时,在构建汽车供应链安全层面,吴卫还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其一,完善和畅通汽车产业链,保障产业链具备足够的体量,促进产业内部循环畅通;其二,产业链要实现健康自主,依托技术进步掌握主动权;其三,产业链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的协调和包容性;其四,产业链之间要进行协同互补,高效融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认为,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化特征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实现统筹发展的难度日益提升,只有充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才能有效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效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除此以外,也有行业专家指出,汽车供应链安全的保障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付炳锋表示,针对汽车供应链的安全保障问题,目前国家创新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目前国家针对汽车供应链存在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各项金融支持,例如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牵头组建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投资产业基金、国家中小型企业基金等,均在发挥投资的引领作用。付炳锋认为,这些基金的参与,将促进企业产生更多创新成果,可有效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