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
2020年7月31日,北汽集团内部召开领导干部大会,按照组织决定,姜德义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不再担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徐和谊退役的时候,已经63岁,对于这个在北汽征战了18年的“老兵”退下来的时候,北汽集团完成了3000万辆下线这个光荣的数字,而这些数字都和徐和谊这年年的奉献是分不开的。
2020年8月10日,北汽迎来了第3000万辆汽车下线,意味着这家成立62年岁月的车企走过了3000万辆艰难征程(参数丨图片)。3000万辆是个里程碑,通过这个数字,让北汽集团挺直腰杆成为中国又一家跻身“3000万辆俱乐部”车企成员。而徐和谊也在这3000万的光荣数字下功成身退。
对当下的北汽而言,这个“3000万”或许来的并不简单。面对激烈变化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环境,每一家车企竭尽所能,此时,北汽在市场中已经展现出持续增长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从2000万到3000万的千万跨越,北汽仅仅用了4年时间。
北汽靠什么实现从0到3000万辆的跨越
北汽在走进3000万辆阵营的的过程中,其中用35年实现0到100万辆,用18年实现100万到1000万辆,用5年实现1000万到2000万的跨越,而从2000万到3000万辆的跨越北汽仅用了4年时间。
针对各个企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时间不同,能够实现千万辆的年限或长或短,但从北汽的角度来看,3000万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北汽不仅实现了3000万辆的目标,更重要的是,3000万的台阶将北汽带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在过去的千万时代中,北汽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在刷新着行业速度,无论是500万、800万、1500万,而实现这些目标靠什么?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产品持续更新。
1958年,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驶出生产车间,成为北京汽车工业的奠基石;1966年,BJ212横空出世,生产年限跨度50余年,也奠定了北汽“越野世家”的名号;再到后来,北京吉普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首个合资企业,为行业立下合资先例;北京现代、北京奔驰遍布大街小巷,更是圆梦轿车与高端。
此外,北汽创立了BEIJING汽车、北京越野、ARCFOX等多个品牌,从合资打造产品到自主创造品牌,北汽似乎一直都走在中国汽车的前列。如今,BEIJING汽车焕发活力、北京越野树立态度、ARCFOX剑指高端。
多款车型的快速推进,使北汽全面覆盖新能源车型、越野车型和基础车型,从而实现“高新特”的策略落地。按照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代表着北汽或将成为下一个十年在“新”领域的引领者。而近18年中,这些成果,都离不开一个人——徐和谊。
各版块稳中有升提供更多增量
如果说北汽用62年时间来实现3000万辆的目标或许有些漫长,但拆分来看,从1000万到3000万只用了不到十年,从2000万到3000万,仅仅用了4年。在技术与产品等多方面竞争力稳步提升的条件下,北汽将获得更高的增速与更多的增量。
若再往前追溯,徐和谊2002年就加入了北汽,随后在2003年北汽集团和韩国现代汽车合资成立北京现代汽车。在当时,自主品牌的低价策略和德系品牌用户的根深蒂固,让北汽集团一时间也饱受了市场的非议及猜忌,甚至陷入了市场的“黑洞”中。但徐和谊发现了北汽底子薄,实力弱,起点低的问题,虽然这些是劣势,可对于北汽集团而言,转而也变成了优势。
2006年,徐和谊上任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长,那一年开始,北汽走上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徐和谊也用这18年的汽车历程,为北京汽车实现今天的成绩填上了浓重的一笔。
说起用4年之间实现了1000万到3000万的跨越,而这些和徐和谊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013年北汽集团跻身世界500强,而从那之后的连续7年,北汽集团充当了一个行业“领头羊”的角色,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让北汽集团一次次摘下了不同阶段的丰硕果实。
在北汽这些年,徐和谊的带领下,北汽完成几次大的整合和迈进。而这些改进中的每一次都举足轻重,为最后北汽集团迈向新的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零部件方面,北汽集团构建零部件公共平台海纳川,实现了整个集团的平台采购。2019年海纳川年营收达到450亿元,远超出营收所得。而该平台节约出的零部件采购成本,十分可观,为北汽发展至今有不可磨灭的协同作用。
北汽集团还发挥了自己作为国内重要汽车企业的领头羊的的表率作用,将一部分资金和力量投入到研发中。北汽集团随后就将北汽新能源、北京汽车,及几个自主北汽旗下的品牌的研发业务集合至集团旗下,成立北汽研究总院,最大程度地集约了成本,优化了资源。
而徐和谊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个好舵手的作用,在他的引领下,北汽集团能获得今天的业绩,和之前所走的每一步都分不开。
德国奔驰在国内的业务一直稳步提升,从现在来看北京奔驰的业绩贡献已经超过了北汽集团下属的其他企业,北京奔驰贡献了北汽集团大部分盈利时,人们对当年“北戴合”项目的先见之明,会有更深刻认识,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提徐和谊的功劳。
对内成绩斐然,对外北汽也是个敢想敢做的先驱者。拿下北京现代的项目还不够,徐和谊后来又促完成了与戴姆勒的深度合作。2013年11月,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了被称为“北戴合”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并以超过50%的持股比例,是的北汽集团成为国内车企集团入股跨国公司的第一家。后于2019年7月北汽集团通过出资25亿欧元的方式,获得了德国戴姆勒5%的股份,继而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
2019年开始,北汽通过兼并重组、项目整合,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2013年8月,北汽兼并镇江汽车制造厂,建设华东生产基地;10月,与云南景成集团签署了北汽云南产业基地瑞丽合作协议,开启西南生产基地建设;11月,北汽收购昌河汽车70%的股份,建设合资新基地和自主品牌战略基地,完成了遍及全国的生产基地战略布局。
在自主领域的大扩张,从收购昌河到合资建立北汽幻速,以及自身的北京品牌、绅宝品牌、威旺品牌,借助中国市场放量增长,北汽自主也快速落地结果、肆意生长,很快跻身行业前五。
当然,战略投资也好,战术合作也好,在所有这些出击中,不可能苛求所有项目都完满成功。随着中国车市增速回落,北汽开始遭遇竞争挤压。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绅宝品牌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一方面反思,一方面必须寻找突围的方向。”徐和谊在2018年一次采访时坦承。如何构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能否在传统汽车生机转换的过程中引领潮头?暂时的挫折之后,北汽对未来想得更加透了。
捋顺了工作的方向,做好的前进的准备,扎实的将业务扩大并提升产销量增长,北汽集团的营收也从2000亿陡然跃升至5000亿。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营收5012.3亿元,成为北京市首个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的国有企业。在汽车产业进入阶段性调整期、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当下,实现营收正增长对北汽集团而言意义重大,对于北汽而言,这是对新时期新策略的有力验证。
根据规划,2020年北汽整车销量目标为226万辆,挑战235万辆,营业收入目标为5200亿元,挑战目标5300亿元。不难发现,销量目标较2019年销量基本持平,但营收目标增长却出现300亿元差值,这一方面意味着,对于当下形势北汽有着自己的谨慎判断,同时在营收层面提升收入,而在销量一定的情况提升收入,则意味着单车价格的提升。
梳理北汽产品序列可以发现,北汽自主版块推出BEIJING-EU5、BEIJING-EU7、BEIJING-X7等围绕智能技术的车型,同时还有5G商业落地的ARCFOX αT开启预订,无疑将再度提升北汽自主版块的综合竞争实力。此外,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在对应细分市场的份额稳中有升,2020年成为集中发力的产品年,之于北汽而言,各个版块稳步提升将为集团带来更多新的增量。
北汽要做制造服务型与创新型企业
据了解,目前,北汽自主品牌已经形成由ARCFOX、BEIJING汽车、北京越野、北汽福田、北汽昌河组成的“高、新、特”全新架构,自主品牌全面向上。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其背后离不开集团层面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统计可知,北汽的研发体系布局覆盖五国七地,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整车及KD工厂,市场遍布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布局规模与市场份额来看,北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
对于未来的发展,北汽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于一家实现3000万辆的汽车企业来说,汽车制造早已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2019年的长白山北汽年会上,徐和谊继续提倡北汽要以“高、新、特”战略为指引,落实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北汽已经掌握核心“三电”技术,在纯电为主的基础上,实现纯电、混动、燃料电池三线并举的发展方式,建立新能源整车、零部件、服务贸易等高效协同与支持配合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除此之外,北汽版块涉及出行领域,除了提供以分时租赁为核心的服务外,还针对市场推出了越野个性化出行服务,更重要的是,北汽是首个提供定制化出行的整车企业。
如今,北汽取得3000万辆的成绩,一定是全局谋篇的结果,同样也是强化数字之外软指标、软实力的结果。在行业人士看来,只讲产销、强调速度的评价方式已经脱离汽车工业发展规律,而是要同时看到企业在完成产销量背后所做的布局和努力。虽然数字看起来很实,布局等软实力看起来很“虚”,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后者实际上是企业最硬核的实力,考量一个企业发展状况,软实力才是硬指标。在笔者看来,北汽3000万辆这件事更要关注的是其背后的发展质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