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牵头制定的共享电动助力车系列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据了解,此次公布的系列团体标准由四个规范文件组成,即:《共享电动助力车通用技术规范》、《共享电动助力车运营服务规范》、《共享电动助力车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以及《电动助力车公共充电场站建设规范》,分别覆盖行业中车、运、电、场四个核心维度。
共享电单车虽然是电动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在电动车行业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并走出一波独立上涨行情的同时,共享电单车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一线城市“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外,今年以来成都、佛山、中山、东莞等二三线城市也先后开始叫停共享电单车。比如成都,相关工作人员曾明确表态“只要投,我们就收”,7月以来,单纯龙泉驿区收来集中存放的共享电单车就达千余辆。
有人说,共享电单车正在迎来至暗时刻。
从此次公布的团体标准意见稿可以看出,共享电单车行业正在试图通过自我加压实现行业规范,“野蛮生长”或将成为过去时。
规范后的共享电单车还能否重新“进城”?还不得而知,但行业内部的厮杀却不可避免,攘外必先安内。
从意见稿来看,对于投放市场的电动车要求相较之前无疑要高出不少。比如意见稿规定,在整车安全试验中,共享电动助力车需通过淋水涉水性能、泡水性能、恒定湿热运行、低温运行、高温储存等条件测试,保证车辆在恶劣条件下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同时,对于电池也提出严格的要求,比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压充电保护、过流充电保护、欠压放电保护等。
与普通电动自行车相比,共享电动助力车还要实现车辆定位,控制车辆工作状态,并能够与移动智能终端以及企业运营平台进行数据通讯。意见稿在这方面也要做了硬性规定,即共享电动助力车要具备卫星定位功能,而且要求关锁状态下车辆位置信息应按照固定时间间隔周期采集,最大时间间隔 1h。
有消息称,《人行道净化治理工作指南》、《共享(电)单车停放规范》、《共享(电)单车车辆废弃评定导则》、《共享电单车安全技术要求》等一系列标准体系也即将启动。
标准提高,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对运营团队的考验。一旦意见稿正式公布实施,无疑哈啰、青桔及美团等资本和技术实力更强的几大巨头才是大赢家。至于近百家大大小小的共享电单车平台,或将面临被洗牌的宿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