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滴滴旗下的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新品,其中两款是电动自行车,可见共享电单车业务模块在青桔战略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发布会上青桔还透露,目前其共享电单车已覆盖全国150多个城市。
业内人士透露,哈啰、滴滴、美团三大巨头年内计划市场投放总量超过500万辆。然而,一边是资本的疯狂加注,一边却是政策的主动阉割。
据统计,一线城市中,北上广深无一例外,对共享电单车均明确表态“不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杭州、成都、南京、东莞、佛山、中山等众多新一线或者二三线城市也对共享电单车下了“逐客令”。
可见至少在一二线城市,共享电单车是不受待见的。
其实,从众多共享电单车品牌的投放规划也可以清晰看出,他们也确实并未在一二线城市恋战,而是转身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毕竟,三四线城市公共交通的铺设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那里政策还未收紧,先跑马圈地再说。
但,三四线城市未必就是众多共享电单车品牌的福地。
1、政策风险仍在。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态“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虽然在具体落实上是“属地管理”原则,即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但这并不代表三四线城市就是安全区,毕竟城市管理中所遇到的难题是相通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需求能否持续支撑。当然,目前从不少共享电单车品牌的运营情况来看还不错。但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人口密度小,城市规模也不大,人们日常的出行范围也相对要小,这里与共享单车的竞争不可避免,毕竟从使用成本来看目前共享单车无疑会更低。而且三四线城市对电动车的管理相较一二线城市也要宽松一些,在今年电动车行业价格战的推动下,购车成本在下降,自购电动车会或许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3、竞争将会加剧。除了要与共享单车抢市场外,目前还在活跃的50多家共享电单车品牌要在三四线城市抢食,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而小品牌更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灵活的运营方式或许会让市场显得不那么平静。
共享电单车,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短途出行的实际需求,比如佛山市公安局在今年的6月份表示,6月15日起,共享电动自行车会被限期退出佛山市场。当时就有许多用户留言表示对共享电单车的不舍。其实,在未被清退的那段时间,小编也经常骑共享电单车,确实方便。
当然小编也相信,有需求就会市场,也希望共享电单车不会像共享单车那样疯狂之后一地鸡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